- 主程序负责最基础的功能
- 为所有可插件化的功能设计接口
- 开发插件jar包,完成后放到主程序的lib目录下
- 主程序修改配置文件重启(或热加载)来加载功能
- 每个接口有统一的测试方法,实现不同插件的测试
Serviceloader
serviceloader是java提供的spi模式的实现。按照接口开发实现类,而后配置,java通过ServiceLoader来实现统一接口不同实现的依次调用。与springboot结合后,该方式要实现的关键点有:
- 在springboot启动时调用加载lib目录下所有jar包的方法。
- 在需要调用服务时,使用ServiceLoader的方式来动态加载所有类。
- 定义接口和实现类,接口必须在主程序中加载,实现类可以不在主程序中。
- 实现示例
这里没有在springboot启动时加载lib目录,而是为了测试方便在每次调用接口时都加载一次1
2
3
4
5//接口类
package com.example.demo;
public interface IHello {
public void sayHello();
}
1 | //实现类,这个类可放在主程序中,也可以放在新的jar包里 |
1 | //实现类,这个类可放在主程序中,也可以放在新的jar包里,这里放在catHello.jar中 |
1 | // META-INF/services/com.example.demo.IHello 文件 |
1 | //动态加载lib下所有jar包的方法 |
1 | //主程序 |
只需要把catHello.jar放在编译后代码的lib目录下,然后执行,就可以实现访问一次localhost:8080,就在控制台输出一次1
2WANG WANG
MIAO MIAO
此外,ServiceLoader这个类大部分是静态接口,其实我们可以自己复制一份改名称ProjectServiceLoader来进行修改,比如可以修改不从META-INF来加载等等,再说看看ServiceLoader源码还是很有趣的。
自定义方式
基于上面的方式,Serviceloader其实是有缺陷的,就是必须在META-INF里定义接口名称的文件,在文件中才能写上实现类的类名,如果一个项目里插件化的东西比较多,那很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配置文件的情况。
考虑把配置全部都放到application.yml里。1
2
3
4
5
6
7
8server :
port : 8080
impl:
//也可以考虑不在这里写包名,而是在程序里进行拼装
name : com.example.demo.IHello
clazz :
- com.example.demo.dogHello
- com.example.demo.catHello
接下来定义一下读取impl配置的类,这里用了lombok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package com.example.demo.configuration;
import lombok.Getter;
import lombok.Setter;
import lombok.ToString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boot.context.properties.ConfigurationProperties;
"impl") (
public class ClassImpl {
String name;
String[] clazz;
}
主程序里的代码改成: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package com.example.demo;
({ClassImpl.class})
public class DemoApplication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pringApplication.run(DemoApplication.class, args);
}
ClassImpl classImpl;
"/",method = RequestMethod.GET) (value =
public String index() throws Exception {
Utils.loadJarsFromAppFolder("lib");
for (int i=0;i<classImpl.getClazz().length;i++) {
Class helloClass= Class.forName(classImpl.getClazz()[i]);
IHello hello = (IHello) helloClass.newInstance();
hello.sayHello();
}
return "hello world!";
}
}
当然还有很多异常处理没有做,实际使用中要记得补上。还有就是java的反射机制效率并不高,所以要考虑反射出实例一次后,尽量尝试复用,这就要求接口设计要好一点了。
其实根据这样的模式,其实都可以实现在数据库中配置实现类了。
上面的两种方法基本其实脱离了springboot,直接使用java插件化的模式考虑了,后续可以进一步看看如何将加载到的jar包变成bean来调用。
区分环境
1 | <!-- 环境信息 --> |
1 | # 指定执行环境 |
1 | <profiles> |
1 | # 指定环境打包 |
参考插件
1 | <dependency> |